以下选自《关于好好做人的事》,拜恩谢温着,角色文化出版,2000

拜恩谢温博士,为美籍犹太人,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神学家。他是一位犹太教的拉比(律
法专家),也是一位教育学家和伦理学者,专长于宗教和伦理相关课题的研究。近年来
他在犹太人历史及基因复制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上有令人深省的议论。在本书中,
他对「道德规范」有深刻的诠释。他也告诉你要作一个好人是什么意思,还有,行为合
乎道德有什么好处。

cskang志, 9/27/2002
================================================== ==================
我们都在追求有品格的优质人生。一首圣诞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他在你睡梦中俯视着
你,他熟知清醒时的你,他知道你的优、缺、善、恶,所以看在上帝面上,请保持美
德。

「道德规范」是生活艺术上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无法摆脱的部分。我们的性格以及人生目
标,在一定的程度上,乃是我们所作成各种决定的结果,而这些决定大部分与道德规范
有关。

我们所作的与教育、职业、婚姻、家庭关系、友谊以及财物有关的各项选择,每一项都
可以显示出我们作成这些决定之际的价值观与承诺。

这些价值观犹如一座气压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追求真善美的成功程度。我们对道
德价值的选择,会为未来作成的各项选择树立优先顺序,并且经常会影响我门在面临危
机时刻与重要道德性选择之际作成决定的方式。

尽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大幅进展,然而在精神与道德智慧方面的情形却远不及此。我
们都亲眼见识到现代医药科学惊人的进步,然而人们是否也拥有更完美的道德表现呢?
正因为道德选择属于我们生活上的一大部分,保有健全的道德观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十分
重要。倘若我们突然面对一个重要的道德性抉择,我们必须有能力作出适当的决定。
保持健全的道德观和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样重要。一如身体的健康,道德观的健全需要花
费心血去获得与维持。如果你任凭它受到遗忘或忽略,重新获取它将变得加倍困难。它
也无法透过速成去获得,必须依赖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领悟体会。

如果你们明白玩西洋跳棋的规则,就会了解到有关精神与道德培养以及伦理观念的重要
性。玩西洋跳棋的三项规则,和精神与道德培养的三个原则正好不谋而合。首先,你必
须一次只移动一步,没有快速捷径;其次,你应该往前移动,而非后退;最后,当你抵
达最顶格时,你便可以随心所欲地移动。

在面临正确与错误决定之际,我们通常能区分孰是孰非,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选择前
者。然而,它们通常比对与错对立的决定更难选择。例如减少一位临终病患的疼痛而危
及他的生命是否合乎道德?

作出合乎道德规范的决定并不容易,这种决定的要素之一为「企图」,如果当事者的意
图正当,该项行动即有可能合乎道德规范;反之,便有可能是不道德的。

在许多情况里,「企图」是一项行为合乎道德的决定因素,然而在某些情况里,我们考
虑的因素必须超越「企图」。比方说,如果一个人大肆抢劫以便救济穷人,这种企图堪
称正当,但这种行为本身却是不道德的。

「功利主义」是判断道德性决定的另一种方法。功利主义强调的是一项行为的结果,而
非它的企图;例如,视毒贩捐款给医院为合乎道德的行为。功利主义者主张以多数人的
最大利益为合乎道德的行为,并不考虑该项行为本质的善恶。

许多人并不自觉,其实他们是功利主义者。它们往往站在一种「成本─得力」的分析观
点上,作出各种道德性的决定,这种判断方法其实是具有无数的缺点的。

功利主义被描述成一种实用主义。但是,在短期内看似合乎大众利益的行为,长远来看
却有可能产生不利的结果。例如希特勒的掘起与掌权,看似有利于多数德国人,结果却
酿成世界大战。

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道德观,其动机来自可期待获得的结果。例如,相信善行可以为我
们挣得信誉,恶行则会招来惩罚与痛苦。这种资产与负债的观点并不正确,它会剥夺上
帝及我们的慈爱与热情,抑制我们的自发性与适应性,使我们变得更缺乏人性。

一个人的道德观发展得愈健康,就愈不需要依赖报酬或惩罚作为其行为的动机。总而言
之,道德行为的动机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或许这正是耶稣所言:「天国就在我们心中」
的意义。

保持美德并不容易,然而有许多人认为他们必须超越它,必须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这
是一种不切实际和危险的观念,人类天生就不完美,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期望中的完美标
准的人,必将在生活上充满挫折与焦虑。

生活在一个人们知道合理行为规则的社会里,就好像玩一场每个人都熟知规则并且默认
遵循的游戏。假如我们玩的是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或必须边玩边拟定规则,我们将得
在每一个新情况出现时停下游戏,思考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规则。

玩一场缺乏规则的游戏,终将变成一场混乱。同样地,一个缺乏规则的社会,或一个人
人可自订规则的社会,必将引发道德观的混乱,同时也将难逃崩溃瓦解。

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道德观也有一定的缺点。比方说,要求人们盲目拥护共同的道
德规则,无疑将忽略人类拥有个人特性,以及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必定存在着独特
环境的事实。只有少数的道德规则可以在不分任何时候与情况下适用于每一个人,规则
有时也会出现例外。

上帝期望我们拥有美德,实践美德,努力表现虔诚的行为。但上帝同时也期望我们拥有
智慧,「拥有智慧」意味着明白何时应遵循规则或作出例外选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条可以衍生所有道德决定的基础规则。这套单一规则如
「黄金定理」般地获得普遍接纳。我们可以在基督教圣经、犹太教塔木德经、儒家学
说、亚里斯多德学说、以及可兰经里发现这套规则理论。

这条黄金定理牢固地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它要求我们将自己视作我们行为的对
象,而非行为的执行者。它假设了自我意识─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它假设了自我
超越─了解别人的感受与处境。它也假设了行动─对别人有所行动。
「同理心」是道德的根本所在,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透过自己的行为,明确有力地表达
出道德价值观,它有助于建立与强化相互间的了解和人际关系。同理心是最珍贵的人际
关系。

情感冷漠的人们缺乏的就是同理心。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罪犯,缺乏的也是同理心。他
们对被自己迫害的对象的痛苦麻木无知,纵容他们为自己的罪行编派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艺术家,在各自的人生里肩负创造出一件伟大作品的使命,而那件
作品便是我们的生活。

在将一个人的生活创作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实践道德是一个严苛的成分。友谊、忠
诚,以及人性等道德上的美德,是将一个人的生活雕塑成一件艺术品的必备基石。

将生活创造成一件艺术品的首要材料是「成熟」,亦即为你自己的生活与各种决定负起
责任。我们不期望一个婴儿表现出道德行为,因为他尚未成熟。 「成熟」可见于一个人
所拥有的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如何被应用到他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爱情是一种艺术,而且一如生活的艺术,爱情的艺术必须加以培养、发展、并且持之以
恒。爱情是一种美德,它同时也和许多其它的美德纠结在一起,例如同理心、谦虚、同
情、智慧、勇敢、信任、感激,以及忠诚。
以下選自《關於好好做人的事》,拜恩 謝溫著,角色文化出版,2000

拜恩 謝溫博士,為美籍猶太人,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神學家。他是一位猶太教的拉比(律
法專家),也是一位教育學家和倫理學者,專長於宗教和倫理相關課題的研究。近年來
他在猶太人歷史及基因複製可能引發的社會道德問題上有令人深省的議論。 在本書中,
他對「道德規範」有深刻的詮釋。他也告訴你要作一個好人是什麼意思,還有,行為合
乎道德有什麼好處。

cskang誌, 9/27/2002
====================================================================
我們都在追求有品格的優質人生。一首聖誕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他在你睡夢中俯視著
你,他熟知清醒時的你,他知道你的優、缺、善、惡,所以看在上帝面上,請保持美
德。

「道德規範」是生活藝術上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無法擺脫的部分。我們的性格以及人生目
標,在一定的程度上,乃是我們所作成各種決定的結果,而這些決定大部分與道德規範
有關。

我們所作的與教育、職業、婚姻、家庭關係、友誼以及財物有關的各項選擇,每一項都
可以顯示出我們作成這些決定之際的價值觀與承諾。

這些價值觀猶如一座氣壓表,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追求真善美的成功程度。我們對道
德價值的選擇,會為未來作成的各項選擇樹立優先順序,並且經常會影響我門在面臨危
機時刻與重要道德性選擇之際作成決定的方式。

儘管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大幅進展,然而在精神與道德智慧方面的情形卻遠不及此。我
們都親眼見識到現代醫藥科學驚人的進步,然而人們是否也擁有更完美的道德表現呢?
正因為道德選擇屬於我們生活上的一大部分,保有健全的道德觀對每一個人而言都十分
重要。倘若我們突然面對一個重要的道德性抉擇,我們必須有能力作出適當的決定。
保持健全的道德觀和保持身體的健康同樣重要。一如身體的健康,道德觀的健全需要花
費心血去獲得與維持。如果你任憑它受到遺忘或忽略,重新獲取它將變得加倍困難。它
也無法透過速成去獲得,必須依賴持續不懈的努力才能領悟體會。

如果你們明白玩西洋跳棋的規則,就會瞭解到有關精神與道德培養以及倫理觀念的重要
性。玩西洋跳棋的三項規則,和精神與道德培養的三個原則正好不謀而合。首先,你必
須一次只移動一步,沒有快速捷徑;其次,你應該往前移動,而非後退;最後,當你抵
達最頂格時,你便可以隨心所欲地移動。

在面臨正確與錯誤決定之際,我們通常能區分孰是孰非,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選擇前
者。然而,它們通常比對與錯對立的決定更難選擇。例如減少一位臨終病患的疼痛而危
及他的生命是否合乎道德?

作出合乎道德規範的決定並不容易,這種決定的要素之一為「企圖」,如果當事者的意
圖正當,該項行動即有可能合乎道德規範;反之,便有可能是不道德的。

在許多情況裡,「企圖」是一項行為合乎道德的決定因素,然而在某些情況裡,我們考
慮的因素必須超越「企圖」。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大肆搶劫以便救濟窮人,這種企圖堪
稱正當,但這種行為本身卻是不道德的。

「功利主義」是判斷道德性決定的另一種方法。功利主義強調的是一項行為的結果,而
非它的企圖;例如,視毒販捐款給醫院為合乎道德的行為。功利主義者主張以多數人的
最大利益為合乎道德的行為,並不考慮該項行為本質的善惡。

許多人並不自覺,其實他們是功利主義者。它們往往站在一種「成本─得力」的分析觀
點上,作出各種道德性的決定,這種判斷方法其實是具有無數的缺點的。

功利主義被描述成一種實用主義。但是,在短期內看似合乎大眾利益的行為,長遠來看
卻有可能產生不利的結果。例如希特勒的掘起與掌權,看似有利於多數德國人,結果卻
釀成世界大戰。

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道德觀,其動機來自可期待獲得的結果。例如,相信善行可以為我
們掙得信譽,惡行則會招來懲罰與痛苦。這種資產與負債的觀點並不正確,它會剝奪上
帝及我們的慈愛與熱情,抑制我們的自發性與適應性,使我們變得更缺乏人性。

一個人的道德觀發展得愈健康,就愈不需要依賴報酬或懲罰作為其行為的動機。總而言
之,道德行為的動機必須是發自內心的,或許這正是耶穌所言:「天國就在我們心中」
的意義。

保持美德並不容易,然而有許多人認為他們必須超越它,必須達到完美無缺的境界。這
是一種不切實際和危險的觀念,人類天生就不完美,相信自己能夠達到期望中的完美標
準的人,必將在生活上充滿挫折與焦慮。

生活在一個人們知道合理行為規則的社會裡,就好像玩一場每個人都熟知規則並且默認
遵循的遊戲。假如我們玩的是一場沒有規則的遊戲,或必須邊玩邊擬定規則,我們將得
在每一個新情況出現時停下遊戲,思考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規則。

玩一場缺乏規則的遊戲,終將變成一場混亂。同樣地,一個缺乏規則的社會,或一個人
人可自訂規則的社會,必將引發道德觀的混亂,同時也將難逃崩潰瓦解。

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道德觀也有一定的缺點。比方說,要求人們盲目擁護共同的道
德規則,無疑將忽略人類擁有個人特性,以及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必定存在著獨特
環境的事實。只有少數的道德規則可以在不分任何時候與情況下適用於每一個人,規則
有時也會出現例外。

上帝期望我們擁有美德,實踐美德,努力表現虔誠的行為。但上帝同時也期望我們擁有
智慧,「擁有智慧」意味著明白何時應遵循規則或作出例外選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條可以衍生所有道德決定的基礎規則。這套單一規則如
「黃金定理」般地獲得普遍接納。我們可以在基督教聖經、猶太教塔木德經、儒家學
說、亞里斯多德學說、以及可蘭經裡發現這套規則理論。

這條黃金定理牢固地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礎上,它要求我們將自己視作我們行為的對
象,而非行為的執行者。它假設了自我意識 ─ 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感受。它假設了自
我超越 ─ 瞭解別人的感受與處境。它也假設了行動 ─ 對別人有所行動。
「同理心」是道德的根本所在,因為它可以促使人們透過自己的行為,明確有力地表達
出道德價值觀,它有助於建立與強化相互間的瞭解和人際關係。同理心是最珍貴的人際
關係。

情感冷漠的人們缺乏的就是同理心。犯下令人髮指罪行的罪犯,缺乏的也是同理心。他
們對被自己迫害的對象的痛苦麻木無知,縱容他們為自己的罪行編派理由。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位藝術家,在各自的人生裡肩負創造出一件偉大作品的使命,而那件
作品便是我們的生活。

在將一個人的生活創作成一件藝術品的過程中,實踐道德是一個嚴苛的成分。友誼、忠
誠,以及人性等道德上的美德,是將一個人的生活雕塑成一件藝術品的必備基石。

將生活創造成一件藝術品的首要材料是「成熟」,亦即為你自己的生活與各種決定負起
責任。我們不期望一個嬰兒表現出道德行為,因為他尚未成熟。「成熟」可見於一個人
所擁有的價值觀,以及這些價值觀如何被應用到他所遇到的各種情況。

愛情是一種藝術,而且一如生活的藝術,愛情的藝術必須加以培養、發展、並且持之以
恆。愛情是一種美德,它同時也和許多其它的美德糾結在一起,例如同理心、謙虛、同
情、智慧、勇敢、信任、感激,以及忠誠。
AAAPOE Columns Section: 亞太世紀網站專欄區  亚太世纪网站专栏区: 004   
Google
 
Click to go to companion website:
Columns Section: 世紀網站專欄區  世纪网站专栏区: 004-008
康哲行 專欄   康哲行 专栏   CS Kang Column        作者:康哲行   康哲行  CS Kang
Why be good?   關於好好做人的事   关于好好做人的事
關於好好做人的事     康哲行   摘錄、整理 (9/27/2002)
关于好好做人的事     康哲行   摘录、整理(9/2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