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ample of Liu Ya-Zhou's writings:  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大战略
   美国不会丢弃欧洲,关注亚洲是未雨绸缪

  我在《西部论》中写道:“美国人已到门前!”我指的是中国的后门—中亚。美国
的战略重心仍未东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看不出东移的迹象。美国的对手不
是中国,它还没有把中国当成一个可以平起平坐的对手。中亚在地理上接近世界中心,
那才是美国人最关心的地方。即使因为臺灣獨立而引发战争,美国参战,也不意味着它
把战略重心放在亚洲。它的战略着力点始终在欧洲。做这个判断对中国维护“二十年战
略机遇期”是非常有用的。

  中国是个战略贫乏的国家,这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造成的。中国历史上是个强国。
强国乏谋略,因为太强而无须谋略。但美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强国不同,它强而有战略,
因而更强。而我们,还远没有认清过去,就急急忙忙地追赶未来;还不知道为什么摔
倒,却又匆匆地赶路。什么都可以出错,战略不能出错;什么都可以失败,战略不能失
败。战略的失败是最彻底的失败。

  从上世纪后几年到本世纪前四年里,世界基本没有平静过。这种不平静是美国一手
制造的。美国从不闲着,有敌人的时候和敌人打,没敌人的时候和自己“打”。伊拉克
战争结束后,全世界都在研究美军,它自己也在研究自己。美国是个具有最多自我否定
行为的国家,美军也是个具有最多自我否定行为的军队。正因为如此,美军才能够从意
想不到的地方汲取思想,改变自己并且通过自己改变世界。我们要跟它,永远也跟不
上。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军打的是空地结合。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它又全打空军。伊
拉克战争,它再次让陆军登场。一两个陆军师在两河流域纵横驰骋,完成了对一个国家
的征服。2004年它搞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演习,叫做“夏季脉动04”,同时调动七
艘航母,在五大洋演习,最后齐集太平洋。前面都是实质性的,进行水面联合作战、反
潜战、潜艇战、海空联合作战;后面是表演性、政治性的,到太平洋集合示威,给世界
看,主要是给中国、台湾和日本看。

  有人据此认为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东移到太平洋了。恰恰相反,美军主要是想对这
一地区起威慑作用。几年前,有人就断定美国已经战略东移,结果美国连续在欧洲和中
东打仗。美国有个战略叫“全球力量,全球到达”。欧洲是美国的战略重点,这是文化
因素决定的。中东也是美国的战略重点,这是地理因素和能源因素决定的。对美国而
言,欧洲的事情办完了,才能顾及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它就是这么做的。

  只要美国还是以称霸全球为目标,欧洲就是它的重心,就是它的基本支撑点。它一
只脚站在本土也就是美洲,另一只脚站在欧洲。这样它才能伸开两只手,遮蔽世界的天
空。亚洲没有这个条件,撑不起美国的野心。美国的文化源自欧洲。欧洲今天全是它的
伙伴和朋友,亚洲却存在不少挑战。没有亚洲,美国至多是手臂短了一点,但还是世界
老大。没有欧洲,美国的一条腿就断了,就不是巨人了。它甚至失去了灵魂。所以,美
国永远不会丢掉欧洲。今天的事实是,欧洲基本风平浪静,而亚洲却可能出现火灾。美
国关注亚洲是为了救火,从美国的角度是未雨绸缪。

  台海冲突,美军会集中打击中国沿海地区

  “夏季脉动04”演习反映了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变。美军动用了七艘航母,和伊拉
克战争时一样多。大国的一次演习往往有多种寓意。美军这次演习要达到的目的有三
个:

  第一.控制海洋。伊拉克战争导致了美国海军战略的改变。美国已经控制了天空,
打垮伊拉克后又控制了陆地的心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岛”。下一步它又该控制
什么呢?当然就是海洋。美军通过这次演习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全面制
海”。全球一共有16条海上咽喉要道,亚洲占了5条。美军追求的是全面掌握这16
条海上要道,确保战时能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洋力量。美国追求的是一支经略大洋的
海军。

  第二.更加机动。随着美国称霸全球战略部署的展开,美军务必具有与这种战略相
对称的机动速度。不久前,拉姆斯菲尔德对五角大楼下达了向“10—30—30”模
式军事构想过渡的任务。这一构想的实质是,在美国政府做出向某个地区动武的决定之
后,美军要在10天之内进入战争准备,并向预定地区进发。此后30天内,美军应击
败敌人。之后再30天内,美军应完成调整部署,并能到达全球任何一个新的地区完成
新的战斗任务。按照这一构想,美军一年之内可以连续打赢5场战争。

  第三,为下一场可能出现的战争打腹稿。西太平洋地区因为朝鲜因素和台湾独立问
题引发战争的可能性愈来愈大。这一地区若出问题,美军插手,主要将动用海上力量。
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没有同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的想法。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海军进
行了总结,认为其现有的部署体系反应较慢,不能保证足够的航母集群迅速到位。如果
面对一个强大的敌国,美国将力不从心。由此可以判定,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军会集
中力量打击中国沿海地区。中国的经济基础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打垮经济,就打垮了
中国的战争力量。

  美国的亚洲头号对手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分析美国的亚洲战略,就是一句话,让亚洲人打亚洲人。美国在亚洲的头号对手不
是中国,而是日本。60年前,美国打败了日本,打得相当艰辛,最后靠核武器才解决
问题。这一战美国打出了什么心得?那就是,日本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一个国家在
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在和平时期也会表现出来,看看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就一目了
然。它的社会效率也高得可怕。1945年日本是一座废墟,1960年代和中国的水
平不相上下。不到20年,日本就把中国甩到后面一大截,遥遥直逼美国。但美国始终
掐着日本经济的脖子。科技革命来临后,日本又欲冒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才遏止了
日本冲刺的势头。美国知道,中国是个重意识形态的国家,爱走极端,最善于自耗,或
者说是自戕,一盘散沙。日本人凝聚性特别强。中国像个老人,日本像个青年。中国暮
气重,日本朝气盛。所以,美国一直死死控制日本。美国对日本的警惕要比对中国的警
惕大得多。美国为什么给日本制定一部永远放弃战争的和平宪法?它是为了日后称霸世
界时少一个对手,多一个帮手。它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按照美国人的设计,今天日本成
了一个经济巨人,却仍然是军事侏儒、政治小国。用石原慎太郎的话说:美国割掉了日
本的睾丸,日本只能当美国的太监。现在日本也扎扎实实地是美国的全球太监。

  美国控制日本,遏制日本发展,还有一个种族文明冲突问题。日本人发动日俄战争
和太平洋战争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逐白种人。日本一面要“脱亚入欧”,一面又要为黄
种人而战。这思想能不极大地刺激美国人的神经?在《日本可以说不》中,石原质疑美
国为什么对德国不用原子弹,而对日本使用。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种族因素。美
国天然地以欧洲为自己的根,对欧洲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二,美国要用核武器来彻底摧
毁日本的意志,让日本从此顺从美国。了解了这段历史,就了解了日本人的处境,就能
够触摸日本人处在白种的美国控制下的“痛苦”。以前它是亚洲老大,现在它是亚洲唯
一被白种人骑在胯下的民族,还不如菲律宾。菲律宾敢要求美国撤走军队,日本却不
敢。

  美国不仅在控制日本,还在改造日本。60年的历史证明,美国通过它一整套制度
设计和战略运作,如日美安全条约、苏联入侵、中国威胁论、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等等,
已经实现了对日本的彻底控制。美国绝不会主动给日本松绑。日本把成为正常国家的希
望建立在美国的支持上,这很幼稚。它向外派兵,讨美国欢心,利用美国的默许偷偷发
展武力。但它越如此,离它的目标就越远。虽然中日摩擦是日本得到美国信任的前提,
但日本始终没有意识到美国对它的战略意图。美国是把日本当成一条军犬,替它看住潜
在的对手,以前是苏联,现在是中国。但中国个头太大,且近年来崛起势头甚猛,美国
觉得仅有日本一条军犬还不够,又豢养了一条台独狗。两条狗替它看着中国。

  美国非常清楚,它要安稳地在亚洲当霸主,最大挑战只会来自两个国家,一个中
国,一个日本。其中尤以日本最可能。美国并不看重中国,但它重视中国的潜力。中国
有这样的潜力,但一直没有变成现实。日本的实力则是现实的,那就是强大的经济力
量。目前美国亚洲战略的重点是牢牢控制日本,同时警惕中国。“挟一个,看一个。”
还有可能要“吃一个”。哪一个?北朝鲜。

  美国对中国有太多的牌可打,日本是王牌

  美国的亚洲战略还有更深的一层—防止中日联手。谁都认为中日联手不可能,但美
国人认为是可能的。美国人制订战略时总是能看十几步,不仅能看到后天、大后天,甚
至更远;我们能看到明天就很不错了。中美两国最大区别就是战略思考层次的差别。美
国考虑的是全球,所以考虑得长远;我们考虑的是区域,这在布局上就差了一截。美国
知道,以现在的情势,靠中日任何一国单独的力量,都不可能动摇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唯一的可能就是中日联手。中日如果联手,就有可能形成欧盟那样的亚盟。这不是空
谈,东盟就是未来亚盟的雏形。亚洲有共同的儒教文化基础,按照美国一直信奉的文明
冲突论,当亚盟形成,首先被驱逐的肯定是美国。即使不成立亚盟,仅仅靠中日联手,
美国就会受到严峻挑战。它很难继续在韩国驻军。失去东亚,东南亚也不保,美国就要
从整个太平洋退缩。它的全球势力版图就缩小了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就被边缘化了,
全球的政治格局就要重新洗牌,真正的多极化时代就到来了。很显然,中日联手,受益
的不仅是中日两国,还有全世界,受损的只有美国。

  很多人总以为美国在亚洲的唯一对手是中国,所以才用台湾牵制中国,这就把美国
看简单了。美国是让中日互制,然后再分别制之,既利用日本压制中国,也利用中国压
制日本。美国向亚洲调动武装力量,名义上是为台湾而恫吓中国,其实也有对付日本的
意图。近年来日本加强武备,很多中国人惊呼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美国可能比中国还紧
张。但美国为什么不制止日本发展军备呢?因为日本的发展幅度还在美国的允许范围之
内。美国知道台湾因素只能延缓中国成为现代大国的进程,而日本却可以毁灭中国成为
大国的可能。

  美国对中国有太多的牌可打,中国对美国缺少好牌可出。美国根据中国的发展速
度,一张一张地不慌不忙地打牌。它现在打台湾牌,是因为中国的力量离能威胁美国的
程度还有相当距离。到了一定程度,它就要打其它牌了。可能是新疆牌,可能是民族
牌,也可能是日本牌。一旦美国开始打日本牌,我们就要特别警惕了。日本是它的王
牌。美国挑起中日争端,必会先全力支持日本,然后再限制日本。对中国则反过来,先
限制打击,然后再扶一把,不让你彻底垮掉。最后结果一定是中日两败俱伤。美国不会
允许中日间出现最后的胜利者,它需要中日双方就像现在这样死死咬住永不松口,世世
代代做鹬蚌,它自己永远做渔翁。只要中日双方不能超越历史和仇恨,双方就谁也成不
了世界大国,永远在亚洲做二流国家。

  美国希望中、日以邻为壑,那样它就更自在中日联手说起来简单,行起来谈何容
易?爱因斯坦说:“现在我们的世界最缺乏的是善意和力量的结合。”有力量的人没善
意,有善意的人没力量。日本是前者,中国是后者。中日走不到一起,原因在日本。有
两个原因:

  第一,中日和则两利,败则两伤,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可惜现在被日本用做外交辞
令。为什么说日本没有战略眼光?就是它没有看到这一点。中国是具有大包容心的国
家,日本是心胸狭窄的国家。中国不要日本巨额战争赔款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在中日
关系上从来是向前看的。毛澤東、鄧小平都是向前看的,现在的中×高层也如此,因为
这是中国根本的战略利益所在。日本今天奉行的是中国战国时期“远交近攻”之策。这
是一种地区争霸战略,非全球争霸战略。美国希望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奉行这种以邻为壑
的战略,那样美国就更自在了。

  第二,日本是个曾经有世界野心的国家,特别是对中国有野心。二次大战美国快要
打到日本本土时,日本国内竟然有人主张放弃本土,集中力量保卫满洲,可见日本人的
大陆情结。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时称这场战争为“国运相赌”。赌什么?赌以后一百年内
中国不会强盛。他们大致赌对了。没有美国,日本今天还会呆在大陆。但是美国就像日
本打败清国一样打败了日本。美国不仅是打赢了一场战争,而且熄灭了日本百年世界帝
国的雄心。就像中国人总是情不自禁地怀念秦皇汉武一样,日本人也一直念念不忘它那
个刚刚消失的大帝国。日本人对中国人有着心理上的巨大优势,他们从来不承认是败于
中国之手。日本人说:“我们是一只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子弹。”十几拳指中
国,两颗子弹指美国扔的原子弹。一些日本人说: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买
我们的产品;首相天天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还是照样会买我们的产品。

  中国人要做自我批评。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日思维都是正确的,但民间却涌动着一股
巨大的、不健康的潜流。我们的人民对日本的心理极不平衡,因为中国从未真正击败过
日本。中国对美国的自信建立在朝鲜战争和局的基础上,但对日本就不存在这种自信。
不自信造成了愤怒。愤怒造成了不理智。不理智造成了失态。一百多年来,我们对日本
多数时间是在控诉,其余就是遗忘。“9•18”、“7•7”、“12•8”、
“8•13”,历史实在残忍,用那么多纪念日来提醒我们。但提醒之后我们又干了些
什么?除了谩骂还是谩骂,除了敌对还是敌对。仿佛只有与日本敌对,才能够将绝大多
数中国人团结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中华民族。面对历史问题,中国既要讲现实主义,更
应该讲未来主义。中日两国都应该具有开阔的眼光,这不是情感的选择,而是利益的选
择。抗日战争结束60年了,但双方民间仍然充满敌意。政府的政策不可能总压抑民
意,这种情况任其发展,再加上美国的怂恿,谁说中日不会再战?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
能解决战与不战的问题,就只能解决怎么战的问题了。果真如此,那是很不幸的。首先
是日本的不幸。

  有些民间人士总是批评日本不反省,而我们自己有没有需要反省的地方?战争袭来
时,伪军满城,这不需要反省吗?战争结束,蒋介石为了打内战,放弃驻军日本,这不
需要反省吗?国民黨军一个师的部队能在16名日本兵面前缴械投降。而甲午海战时日
本海军要求每个逃生的水兵都必须有风度,因为清国人会看他们的笑话,从而使整个民
族蒙羞。青岛一位老人回忆抗日战争,说那时所有的中国人经过日本兵岗哨,无不低头
鞠躬,奴颜婢膝。而日本投降后,解除了武装的日本兵列队走过市区,围观的老百姓吐
唾沫,扔石头,杀声震天。脸上沾有唾沫和血迹的日本兵不为所动,仍整整齐齐地行
进。现在日本老板警告员工有一句常用的口头禅:“不要像中国人那样懒!”一位美国
人写道,夜晚从东京的摩天大楼望下去,所有楼层的房间都开着灯,“每一张办公桌前
都坐着一个忙碌的日本人。”广岛亚运会结束时,六万人退场,会场上竟没有一张纸
片。美国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人!”天安門广场升国旗,观看的人群散去后,满地
废纸,随风飘舞。这些不需要反省吗?

  我们和日本一样,也是个不善于反省的民族。就拿“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来说,
此语有误,却说了一百年。落后就一定挨打吗?鸦片战争时,清国的GDP总量世界第
一,并不落后。甲午战争时,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比落后吗?一点也不。在“落后
就要挨打”这句话前应加上“观念”两个字—观念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要把对日战略放在对美战略的大框架下进行思考,把如何处理好对日关系放在
国家战略全局来考虑。日本的强大,必将使美国和俄罗斯更加依赖中国去牵制日本,这
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态势。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把美、日、台毫无区别地推在一起,这样
正中台独和美国下怀。美、日、台对付中国方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至少美国和日本
的国家利益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应付对手的联盟战略,而要主动化解对方
的联盟。

  战争不一定能消灭台独,反而可能使之坐大

  台独和台湾不是一回事,两个概念一定要区别开来。台独分子是我们的敌人,大多
数台湾同胞包括广大的台军官兵,永远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
来的尾巴。1949年,毛澤東本想一鼓作气取台湾,但金门战役的失败改变了这一历
史进程。接着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介入,两岸就这么分开了,一分就是55年。毛澤
東逝世时,中×中央的讣告里有这样的话: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现在把“解放”这个字眼换成了“统一”。字眼不管如何变化,反映的都是一种内战未
停的状态。内战的实质是国民黨和共產黨谁为正统,谁合法代表中国的问题。台独问题
是由台湾问题衍生出来的,性质和当年国民黨的性质完全不同。台独要把台湾分裂出
去,单独成立一个国家。它不光是中国共產黨和人民解放军的敌人,还是包括台湾人民
在内的整个中国人民的敌人。但台独分子也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或美国人,因此,
我们与台独分子的斗争仍然是内战。

  内战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务事,与其它民族没有关系。但是睁眼看看,
今天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在打内战?中华民族难道命里注定是一个内斗的民族吗?毛澤
東、鄧小平和江澤民都主张和平统一。台湾也好,大陆也好,发展到今天都不容易。两
边都是中国人,两边的家当也都是中国的家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美国为什么强
大?看看它的历史就知道了。它两百年间只打了一场内战。日本两百年间一次内战也没
打过。中国两百年来打了多少内战?从清朝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白莲教等大
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到武昌首义、护国战争、北洋军阀混战,再到国共战争,多不胜
数。中国为什么落后,为什么弱小?为什么连日本也敢动灭亡中国的念头?就是因为中
国老打内战。在几乎全世界列强都欺负中国,把中华民族撕扯得遍体鳞伤的时候,自己
还拼命跟自己打!有篇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是谁发明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话
呢?它的背景肯定是中国人只打中国人的缘故。否则为什么不曾听说有“日本人不打日
本人”这类的话语?我们以批判日本为己任,但即使日本全部都是缺点,也有一个优
点:它团结。“和”就是日本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称自己“大和”。“和”是
什么?就是团结。
Interesting & Thought Provoking Writings by Liu Ya-Zhou: 刘亚洲引人思索文章
as well as other writings on China Report 中國報導週刊
recommended by John Pien
Top Ranked Writings on 中國報導週刊
http://www.weachina.com/top/
中國未來二十年的大戰略  劉亞洲
http://www.weachina.com/html/02594.htm
Other Writings by 刘亚洲 on 中國報導週刊
http://www.weachina.com/author/liuyazhou.htm
信念与道德        刘亚洲
甲申再祭        刘亚洲
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       刘亚洲
http://www.weachina.com/html/02498.htm
http://www.weachina.com/html/02604.htm
http://www.weachina.com/html/02559.htm
  历史上,中国一次次丧失成为强大国家的机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战频仍。
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都来搞建设,唯有中国继续打。蒋介石抗日
战争时保存实力,这时候却大打出手,这一打,把中国政治史上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打
掉了。当时,中国共產黨提出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的建议,孙中山搞了那么多年没有搞成
的两黨制、多黨制民×政府,此时有了完全成熟的条件。共产黨是真心实意的。毛澤東
还派人专门到扬州勘察,准备在那儿建一个副总统府,他准备当副总统。中国历史数千
年,这时出现了一丝曙光。这真是再造历史的良机。美国就是在南北战争结束时建立了
以民×政体为基础的联合政府。可是,蒋介石拒绝了共產黨的建议,发起了内战。内战
直接导致了今天台海的对峙局面。

  今天执意要打内战的是台独分子。陈水扁和吕秀莲这种人早已没有了是非,只会用
谎话来欺骗台湾人民。从深层看,中国人的内斗性来源于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小农社会,
小农社会的最高理想和观念就是大一统。农民最大的心愿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当家作主。
陈水扁就是这种心态。历代中国统治者都重农轻商,毫不重视契约与法律,所以人们的
存在状况只能建立在混战和争斗上。混战又需要出现秦始皇式的统一英雄,进一步又要
求思想统一。一个无法用契约而共存,只能用武力统一的国家是悲哀的。古希腊诞生了
深刻的哲学、法学和文学,但竟然没有诞生一部兵书。可中国自古出现了多少兵书!陈
水扁在中华民族中煽动战争,为什么很容易得手?因为这个民族缺乏理性。民族主义的
诉求越强烈,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就越虚弱。民族理念直接影响到外交方针,所以我们
民族的外交政策总是情感成分居多,理性成分居少;强硬就是爱国,妥协中庸就是卖
国。民间有法西斯化的倾向。还有一种人稍强,有着狂热的理性。但狂热的理性仍然是
对理性本身的否定。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灭绝”、“血洗”、“杀光”之类的字眼。
我想起鲁迅的话:“‘灭绝’这两个可怕的字,岂是我们人类应该说的?只有张献忠这
等人曾有此主张,至今为人类唾骂。”先生的话简直就像针对今日的冷血言论而言。冷
血言论不单是民族主义情结。从一些青年的冷血言论可以看出,这一代中国人缺乏爱的
教育,缺乏道德关怀意识,当然更缺乏一个成熟的大民族所需要的胸襟与思维。血管不
是自来水管。

  台独问题和台湾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所以不能用同一种办法,更不能用同一个时
间表。台湾问题可以等,处理得好,是非敌对性的。但台独问题是不可调和的。台独的
性质和东突、藏獨一样,是敌对势力。对于它,只有打击。现在台独已经攫取台湾地区
政权,可以挟台湾整体实力对中华民族造成危害了。台独问题不能等,要解决,但要有
好办法。如果我们马上用战争手段解决台独问题,则会对中华民族造成更大的危害。战
争不一定会消灭台独,反而可能让台独坐大。

  台海惨战,正是台独和美、日所希望的

  历史直到今天还站在鄧小平这一边。鄧小平什么时候说过要对台动武?他提出“一
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针对武力而说的。“一国两制”是划时代的,首先是和平
的。和平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国防大学副校长高金钿说:“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
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国家利益总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头二十年的阶段
目标。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就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战略谋划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中国现在最大的国家利益是什么?我认为不
是立即统一,因为条件不成熟。中国目前最大的国家利益有两个:一是发展,二是阻止
台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发展。一切问题都来自于不发展。不能发
展就谈不上安全。发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不是“是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的问题,而是
必然选择的问题。发展和统一是国家的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兼得,但可能同时失去。
我们必须在两个国家目标中做出痛苦的选择。痛苦的选择也许就是正确的选择。人生有
两个目标,一个是得到你想要的,一个是享用你所拥有的。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实现第二
个目标,国家何尝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台湾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当然,不
动武不意味着不反台独。台独必反,反台独要在国家的发展中进行。在处理发展和统一
的关系上,有三种选择:在发展前解决统一问题;在发展后解决统一问题;在发展中解
决统一问题。从民族复兴的根本利益出发,第三种选择是必然的选择。如果为了反台
独,彻底中断了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牺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即使把台
湾收回来,大陆也可能分裂。必须把统一的成本和风险尽可能地降低到国民经济和民族
利益可以承受的程度之下,保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得以继续。

  我是军人,但我对战争是有选择的。我再也不愿意看到我们民族内部爆发一场惨烈
的战争。这样的战争正是台独和美国人、日本人所希望的。我不主张轻易对台湾动武,
尤其是玉石俱焚的动武,除了复杂的国际因素外,就是对战争成本的考虑。解放台湾是
一场内战,内战的胜利再辉煌,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也是一个损失,一种伤害。解放战争
中,毛主席特别注意这一点,打大城市都不让用重炮。对国民黨军号召起义,投诚,绝
无滥杀。这一切,都是不愿意让国家的物力财力受太大损失,尽可能地保存民族元气。
我不否认,这10年的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但不妨设想一
下,如果我们同时把作战对象锁定为南中国海、钓鱼岛,甚至那个强占了我们九万平方
公里的邻居,会不会对全民族有更强的凝聚力?可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海峡两岸不
管以何种方式,最终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而统一的方式也一定是和平的,统一的结果
一定是双方共赢的—不可能是谁压倒谁的结果。

  现在最渴望在台湾海峡看到一场战争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台独分子,一种是民運分
子。陈水扁不仅搞台独,而且是精于算计的商人。他知道时间不在自己一边。时间是大
陆的朋友,却是台独的敌人。他才是“时不我待”呢。台独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把自己
的灵魂和肉体都出卖了。日本做美国的走狗是被动的,台独做美国的走狗是自愿的,是
希望得到主人的赏赐。什么赏赐?就是美国为它打一仗,把台湾赢回来赏给它。台独现
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中美两个大国打起来,就像当年朝鲜战争一样,它好再来一次
火中取栗。中美是两个大人,台湾是个孩子。大人只会为大人的事情打架,很难为孩子
的事情打架。而且这两个大人还不是等闲之辈,都是有枪的人。世界上还没有发生过两
个有核武器国家的战争。当台独分子把台湾的命运和美国的战略图谋拴在一起的时候,
台湾的悲剧就注定了。美国不会让自己为它而战,它只能为美国而战。做走狗就是这
样,你不能决定主人的意图,而必须服从主人的意图。

  然而,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面对:台海一旦爆发战争,美国肯定会以某种方式介
入。中美开战,那就不是统一与台独的对决,而是当今世界两种制度的对决了。这显然
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是两种制度的
对决,之所以没有波及到中国本土,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威慑作用所致。今天,
苏联已死,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失去了战略依托。美国可以用昔日对付整个社會主義阵营
的力量来集中对付一个社會主義国家。还有一个根本区别,那两场战争是有中国人参加
的对外国的战争,而台海战争将是中国人与中国人的战争,是一群黄雀注视下的螳螂捕
蝉式的战争。中国如果在台海开战,还可能马上变成美国动用全部力量对付的头号战略
敌人。

  美国是台独之“首”,要先斩去

  凡事要抓主要矛盾。台湾问题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分裂与反分裂。矛盾的
主要方面是台独,解决了台独,就抓住了台湾问题的核心。在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之后,
两岸统一问题才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我们的大战略。战略决定战术,在大战略下,可
以有无穷无尽的战术。有些人思维过于僵化,要么就是不打,要么就是大打,忽略了战
略艺术。

  最近有一个名词很时髦:“斩首行动”,是美军进攻伊拉克的一次作战行动的代
号。我们不妨借用这个代号,作为解决台独问题的思路。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
一支军队也好,思维一定要开阔,还要巧妙,还要多角度。我讲的“斩首行动”是一种
新理论,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是台独的“首”,首先要把这个“首”斩去。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中美
关系事实上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没有中美外交,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
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标志。美国对中国的终极战略目标是什么呢?表面上是鼓励中
国建立一个民×政府,其真正目的是谋求中国最终出现一个政治软弱、内部涣散分裂的
“软”政府。美国希望苏联解体的大戏在中国再唱。美国并不想背台湾这个包袱,它希
望中国把台湾管着,但又不受大陆控制。台湾问题所有的表象背后,都有深刻的战略图
谋。中美真正的较量将始终是围绕台湾问题展开,胜负也将由台湾问题的结局来决定。
台湾对于中国和日本,远比对于美国重要。美国认为,即使让中国统一了台湾,也不会
对美国在亚洲的地位构成多大威胁。美国是在玩游戏,尽管宣布不支持臺灣獨立,也不
反对中国和平统一,但显然愿意让这一游戏持久地玩下去。台湾成了中美之间的人质,
中美双方一旦有了摩擦,就拿台湾问题做文章。

  目前,台湾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国利用各方的复杂因素,设计了一套
牵制和驾驭各方的大战略。它先控制台湾,手法与控制日本如出一辙。不管台湾哪股政
治势力上台,都要倚仗美国为父,然后鼓动、纵容台湾的政治势力给大陆找麻烦,但又
阻止大陆给台湾找麻烦。美国是一定要台湾跟大陆闹的,不然台湾对它就没有一点价值
了。它要台湾闹到大陆不得不理的程度,以此消耗掉大陆非常有限的外交资源。它不仅
搞得大陆有求于美国,还有求于全世界。我们每到一国都要感激对方只承认一个中国,
不就是有求于人吗?有时甚至得花重金买一句不着边际的承诺。美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
台湾这粒棋子的战略牵制作用,阻碍着中国在世界上发挥一个政治大国的作用,延缓中
国崛起的进程。最后,再利用中日历史宿怨和日本对中国统一台湾后将切断日本海上运
输线的恐惧,唆使日本参与台湾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实际上,美国的台湾战略根
本就是它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它在对待中国时,是把日本和台湾问题一体考虑的。中日
军事对决很可能是谁也胜不了谁,两败俱伤。日本依然回到美国的裤裆下;中国则彻
底丧失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唯一机会,不仅成不了“全球性的政治力量”,甚至连“全球
性的政治声音”也成不了。现在中国至少还是后者。

  还有经济上的原因。美国是个商业国家,很现实的。它利用台湾问题两边收取红
利。它不停地敲诈台湾的金钱,又小心翼翼地不被台湾拉下水;同时也不断索取大陆的
政治利益,心口不一地重复几句外交辞令,给中国面子。它在两岸玩平衡。

  中国绝不应再做有利于美国达到其战略意图的任何事情。只有从我们国家的根本利
益出发,牢牢掌握中美关系中的主动权,才能使局势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处理对
美关系,既要有分量感,也要有分寸感。分量感让人感到你有力量,分寸感让人感到你
有运用力量的艺术。必须牢记,在对美关系上,没有对与错,只有成与败。首先,我们
不能与美国为敌。中国没有亲密朋友,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中国总是
和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为敌。中国某些智囊们总是想着要制衡超级大国,老是把最强的国
家当作敌人,还会有哪个国家敢和你保持亲密关系?今天中国还远不是一个真正的大
国,那种急于打肿脸充胖子的心态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刚刚温饱,可精英们已开始谈论
美国的兴衰。我们尚不是陆地上的军事大国,可精英们已经向海洋军事大国投去强烈的
一瞥,又是进军太平洋,又是打通大西洋,仿佛太平洋里“好耕田”。如果我们以拥有
航空母舰为骄傲这个出发点去造航空母舰,就会导致“大跃进”式的急躁冒进的错误在
军事领域重犯。但是,不以美国为敌,决不意味着不与美国保持战略均势。有限的国防
力量不应当放在与台湾此消彼长的军备竞赛上,而应当用来重点保持与美国的战略均
衡。只要与美国的战略均势还在,台湾就想独而不敢独。永远不和美国摊牌,中美避开
了全面摊牌的危局,台独分子的丧钟就敲响了。

  若想不与美国最终摊牌,除了经济增长外,就是军事崛起。在美国控制世界之前,
发展自己就是硬道理。和平崛起是靠军事实力保卫的,必须有军事实力托底。清朝当年
挨了打不想强大吗?它也想和平崛起,搞了洋务运动,但是武备不行。列强一步步挤
压,要和平只有拿银子去换,结果越求和平越弱小,越没有和平。和平是强大的奢侈
品,不是别人恩赐的东西。新中国五十五年的历史难道不是和平崛起的历史吗?但是我
们经历了多少次战争和战争威胁。中国军队是伟大的军队,台湾不是我们的主战场。以
色列总理本•古瑞安说过一句话:“以色列士兵的脚下就是以色列的国土。”这意味
着,以色列军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以色列的边界。

  争取台湾民心,是最高层次的“斩首”

  “斩首行动”的第二个方面是争取民心,既争取美国的民心,更争取台湾的民心。
这是最高层次上的“斩首”,是以实质性统一反击实质性台独的问题。台独,不是指臺
灣獨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管辖,而是指臺灣獨立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从历史的与
现实的中国分裂出去。陈水扁搞的就是实质性台独,所谓渐进式台独是其形式,正在偷
走台湾人的中国心。台独的标志是改号易帜,而台独的本质却是台湾人心对中国认同的
彻底崩溃。只要是人心不“统”了,人心不“中”了,台湾作为政治实体叫什么名字,
是“中华民国”还是“台湾共和国”,意义都不大。值得我们反省的是,这些年我们反
台独的重点是放在台独的外在形式上还是台独的本质内涵上?人家搞的是实质性台独,
我们只满足形式上的统一,即仅仅在乎美国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台湾当局是否改变
国号。面对台湾人心的巨大变化却束手无策,如此下去,形势不言自明,胜负不战自
分。

  争取民心应当做三件事:第一,搞好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欲不战而胜必先自胜。
一个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神吸引力,而大陆的现代文明显然不具备这种吸引力。高金
钿说过:“安全不安全,关键在制度有没有生命力。”从寻求台湾回归,到台湾寻求回
归,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真正的战争,发生在战争开始之前。

  第二,处理好香港问题。我们创造性地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还必
须创造性地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的治理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与否,是一
个超越香港本身的全局性问题。陈水扁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失败,助长了台湾认同
和台湾意识的抬头,这是我有幸在2000年当选并且在今年胜选连任的原因。”香港
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前些年我们看浅了。社會主義和资本主义两
种制度竞争共处,是我们时代的一大潮流。两制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斗争,在世界范围
内如此,在一国范围内也如此。所以,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如何化解两种制度必
然会产生种种矛盾,这才是长期稳定和发展香港的关键,也是香港问题的实质。

  第三,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整合”而不是征服。用征服实现统一无助于中
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反而可能成为民族复兴的包袱。胡錦濤说:“坚持把工作的着
力点放在争取人心上。”譬如,是否可以把“一国两制”的理念改换为“一国两治”的
理念。譬如,可否提出新的统一模式?如“分而不离,合而不并”。再如,是否考虑可
以让台湾多一些国际生存空间。一位坚决反对台独的国民黨将军的后代抱怨说:“连一
个国际卫生组织的观察员,也不让台湾有。为什么香港可以有?香港二十年前就已是国
际民航、货币基金及世界银行的会员,这些组织是非政治性的,却一个也不给台湾,对
台湾人的打击可想而知。要说连宋的选败,大陆要负一定责任。而阿扁的胜利,也可以
说是大陆帮了忙,把许多人推到阿扁那一边去了。”

  斩台湾经济的“首”,就打中了要害

  经济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也是台湾的“首”。斩这个“首”就选中了要害。我们曾
把台海两岸关系的近期目标定位于维持现状,这是一个误区。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是美国
台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我们要实现的近期战略目标。正如我们有的理论家讲
“反恐怖是世界性的主要任务”一样滑稽。对中国来讲,恐怖主义从来没有成为主要威
胁,连次要威胁都不是。我们怎么能把人家的重点当成自己的重点呢?台湾的战略弱点
不在政治和军事,而在经济。外向型的岛屿经济,能源、市场两头都依赖海外,是经不
起任何风浪的。两岸经济总量对比,我们占绝对优势。打经济仗,我们打得起,也赢得
起。在去年进行的台湾大选中,泛蓝阵营打经济牌不行,不是因为经济好坏对选举无足
轻重,而是因为台湾经济还未真正陷入危机,仍有百分之二的增长率。而这点增长率,
很大部分是拜大陆所赐。现在海峡两岸的情势真有些诡异:政治和军事上尖锐对立,台
湾还搞“去中国化”,可双方又是重要的经贸伙伴。大陆外贸对美、对日、对欧都是顺
差,唯独对台湾是逆差。台湾缴给美国的军火钱,有多少是大陆给的?台湾反过来还嘲
笑大陆穷。两岸流行文化几乎同步,那么多台湾男子娶大陆老婆,那么多台湾人到大陆
特别是上海买房子居住,这哪一点不与经济有千丝万缕的牵扯?前不久,有个大陆学者
提出用人民币跟台湾结算贸易,台湾就着实紧张了一阵。可见,同台独做斗争,虽然要
在政治、外交、文化、军事各个领域下手,但最管用的是经济手段。经济打主角,其它
领域打配角。所谓“文攻武备”,“文攻”的重心要从打嘴仗转移到经济仗上来。经济
仗打好了,就能摧毁陈水扁的底气。要摈弃一个观念:“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那是统一以后的事。采用经济手段,我们的经济也可能要受一些影响和损失,但这比战
争带来的损失要小得多。

原载:凤凰周刊2005年第20期
Introduction of 刘亚洲 by
國文學網
http://www.chineseliterature.com.cn/xiandai/index1/269.htm
刘亚洲文选:
刘亚洲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入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
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
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 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
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
《胡耀邦之死》、《实录》等作品。多次获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Middle Kingdom Village: 中國村: 002
Click to go to companion website: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