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门去,凌晨两点才回到家。上线一看,「南京 Nanking」的迴响居然这样
多。

我非常感谢来看这篇文章以及留回应的朋友。反应这样热烈,说实话,满高兴
的。足见这议题无法让人漠视。

我先要道歉。关於我公然侵权这件事。要谢谢两位朋友警告我。我这部分好像神
经超大条,老是犯错。已把相关文字删去。

希望大家去真善美看这部戏。这绝对是一部需要专注去凝视的电影,在家里对著
小银幕边吃零食边看的话,我觉得是对牺牲者的不敬。

事实上,我自己看这部片的感觉,绝对不能说是赏心悦目或愉快。有点像看「白
色旅店」,其实是震慑的成分比较多。

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或图片,网路上很多。网路上什麽噁心的都有,更惨
绝人寰的描述和图片,也都有。我因为这个印象,抗拒看「南京大屠杀」。
甚至张纯如的书在台湾出版时,也都不去看它。那时候的心态如下:
实在不想再看那些血腥画面。那记忆太不愉快,我宁可背过脸去。反正已经过去
了,是历史。现在世界虽然不算和平,也还过得去,时代进步,现代人比过去要
文明,那种事大概不可能再发生吧。

总之,因为这些想法,我没有意愿去看「南京 Nanking」。会去看是因为跟陈焕
华谈上话。焕华说她和李岗在香港看到,非常感动。又说内容讲的是南京大屠杀
当时一个美国女传教士魏特林的故事。我因为相信这是一部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南
京大屠杀的电影,所以才去看的。

看过之後.....
我必须要说里头任何残暴或血腥的画面都没有,比网路上所见的图片要乾净一百
倍。

虽然有受害者的叙述,不过那些现在已然是老头子老太婆的残存者,实在不是高
明的叙述者。

也或许是导演有意避免激情场面,总之看上去那些叙述者实在是没有口才,他们
的叙述极不动人,甚至可笑。有个老头,当年九岁,在述说他的母亲和弟弟被日
军用刺刀杀害,之後苟延残喘的过程,他边说边哭,我心里却不断在OS:「奇
怪,怎麽你没被日军杀到呢?难道你有隐身术?」
他边哭边叙,说了半天,还是没解说为什麽日军在他面前杀他母亲杀他弟弟的时
候,他能够毫髮无伤。

被访问者,中国人,与日本人,都垂垂老去了。这是七十年前的事。当时的孩
童,现在至少也是70来岁老人家。而那些在南京屠城的日本兵,算他17岁从军的
话,现在恐怕也八九十了。

七十年前的记忆。无论如何深刻,我相信重点可能没错,但细节实在不可能没有
误差,这可能是中国人的叙述非常之不精彩的缘故。他们只记得那事件的惨无人
道,悲痛。自己的失去和被伤害。但是说实话听上去泛泛,简直是听的想打瞌
睡。

相形之下,日本兵的访问就使我惊愕了。一律是老年人,非常老了。可能因为已
经这样老了,没有什麽需要迴避或隐瞒,他们异常的侃侃而谈。

很奇异的,几乎每个日籍受访者,看上去都像某种动物,不似人形。他们慢慢
的,非常悠閒自若,面无表情。有一个日本兵一边抽著烟,一边慢条斯理的说:
「杀一千个人,只要叁十分钟。」

另一个则说他们如何将中国人十个一串的綑绑起来,然後推到河里去淹死。他几
乎带点笑意说:「他们惨叫的声音,到现在还迴盪在我耳边。」
看他的表情,我的感觉:那惨叫的声音,在他脑海里谱出的是光荣和喜悦的乐章
吧。

之必须去纪念南京大屠杀,之不可以遗忘这件事,不是为了那些亡者身受的苦
难,是为了不可以让加害者犹自把这件事当作光荣,当作勳章。
对那些日本军人,南京大屠杀显然是甜美的回忆。日本到现在不肯道歉,甚至不
承认这个事件,以及某些南京大屠杀的主谋及「操刀」者,依然被供在他们的靖
国神社里;可见,在日本,对於南京大屠杀,他们的解读,是和受害者完全相异
的。

「被遗忘的一九叁七」这部片,站在中国人的观点,对它的叙事角度或拍摄内
容,说实话,是没法满意的。

对於大屠杀,他处理的轻描淡写。导演非常小心翼翼的不去触碰这个伤口,片子
迴避任何情绪化的场面,这部片子处理的非常冷调。

因为片子里的几个主要叙事者,包括魏特林,拉贝,都已经身亡,所以他们找了
演员来饰演这些角色。而这些人的对白直接摘录他们自己的日记内容。

影片里大量的外国人作主叙者,他们的共同身份是:当时都呆在南京,亲眼目睹
了大屠杀,而且尽力帮助过中国人。

这部影片是西方人来为南京大屠杀背书,承认这个罪行发生当时,他们在现场。
而且他们试图过阻止日本人的暴行,但是没有成功。

在张纯如的书出版之前,西方人没有正视过在世界的另一头发生的这件事,虽然
史料很多,但是南京大屠杀从未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灭族行动相提并论。
某方面来说,这麽多年来,对於整个世界,除了中国,南京大屠杀几乎等於不存
在。

一件罪行,如果大家认为那不存在,那就无法被阻止。

1999年,张纯如出了这本书,让西方普遍的知道了这件事。

2005年,郎恩乔瑟夫拍了「南京梦魇」,2007年比尔古登塔拍了「被遗忘的一九
叁七」,2007年安妮匹克拍了「张纯如」。

这叁部影片,是西方对於张纯如这本书的回声。是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叁十馀
万牺牲者献上的鲜花,是迟来的祭奠。

而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上网去寻找相关资料,去找张纯如的这本书,魏特林日
记,东史郎日记,以及拉贝日记,来看。

我之开始觉得必须了解相关史实是因为不理解以下两件事。

为什麽中国老百姓竟驯顺若此?影片上一再出现,无数中国人围著少数几个日本
兵,结果还是让日本人杀的惨绝人寰。中国百姓人多势众,有任何一点反抗心
态,围上去打也把人打死了。但是没有,就呆站著任人屠杀。

网路上有份资料说某处的大仓房,关了3000人,只有叁个日本兵看守,但是这群
百姓,日本人「叫跪便跪,叫坐便坐」。

阿中国人怎麽没出息到这地步哇。我不知道当时进入南京的日本兵有多少,但是
相对於整个南京的百姓,一定是少数。人都有自保心态,不反抗是希望倖存,但
是,都杀到头上来了,看见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看到自己绝对是下一
个死者,为什麽都还不反抗呢?至少可以拯救一下其他的人哪。

另外我也好奇日本人做出这等兽行,到底是哪一种国民教育把人民教成这样的?
一个人的变态是他个人之事,但是南京大屠杀在八天内杀了叁十多万人,强姦妇
女八万馀人,而且杀人招数千招百样,那已经不能说是杀人,只能说是取乐。
这是个集体行动,一个集体的疯狂状态,有,或许上万人(我猜测的日本兵的数
量)在那当下,完完全全的疯狂,做出那些非人举止。相较之下,德国人对犹太
人的杀戮方式,可算是慈悲了。

对於南京大屠杀,外国人无论如何关心,必然是旁观者。我认为最应该正视的,
是被害者的国度,和兇手的国度。

中国人该去正视我们民族性里的苟且和懦弱。

日本人该去正视他们民族性里的以残忍为力量,以变态为神性的扭曲看法。
某种程度,中国人和日本人,两个种族都有奴性,同样都听命於比自己更强的意
志。日本人听命天皇让自己成为魔鬼,和中国人屈从於强权,让自己成为羔羊,
本质上一样是奴。

陈焕华曾说希望能找到企业界的赞助,发行光碟,发放到各级学校去。我很希望
能够促成此事。

也希望看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愿意,请用力转贴。

这部影片完全不血腥。看了之後,只会让人觉得战争的无理性和残忍。

我相信任何理性的人,不会在这部片里看到对日本的仇恨,或著报复心态。

我相信任何人,看完这部影片,一定会觉得:「战争太可怕,决不可以再让世界
发生这种事。」

这世界不是没有战争。台湾虽然闹的不可开交,相较中东,可算是昇平状态。
战争离我们没有那样远。
如果不能让兇手改变,如果不能让羔羊改变,那麽战争就在我们身边,像一颗定
时炸弹,只是不知道何时会爆炸而已。

这是七十年前的事,再过几年,无论兇手或倖存者,都将随草木腐朽,留存这记
忆,只是为了不要让这种事发生。

中国也发生过文化大革命,残暴的根性可能也同样存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看这部影片,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别人,知道自己。知道一个罪行是如何发生,是
因为什麽,以致无法阻止。

这个记忆也许应该镂刻在我们的DNA里。提醒我们,不要成为野兽。更不可以成
为羔羊。

所有愿意来看这篇东西的朋友,我都非常感谢。不论您留下什麽意见。我谢谢您
注视了,并且给了我反馈。
今天出門去,凌晨兩點才回到家。上線一看,「南京 Nanking」的迴響居然這樣
多。

我非常感謝來看這篇文章以及留回應的朋友。反應這樣熱烈,說實話,滿高興
的。足見這議題無法讓人漠視。

我先要道歉。關於我公然侵權這件事。要謝謝兩位朋友警告我。我這部分好像神
經超大條,老是犯錯。已把相關文字刪去。

希望大家去真善美看這部戲。這絕對是一部需要專注去凝視的電影,在家裡對著
小銀幕邊吃零食邊看的話,我覺得是對犧牲者的不敬。

事實上,我自己看這部片的感覺,絕對不能說是賞心悅目或愉快。有點像看「白
色旅店」,其實是震懾的成分比較多。

事實上,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或圖片,網路上很多。網路上什麼噁心的都有,更慘
絕人寰的描述和圖片,也都有。我因為這個印象,抗拒看「南京大屠殺」。
甚至張純如的書在台灣出版時,也都不去看它。那時候的心態如下:
實在不想再看那些血腥畫面。那記憶太不愉快,我寧可背過臉去。反正已經過去
了,是歷史。現在世界雖然不算和平,也還過得去,時代進步,現代人比過去要
文明,那種事大概不可能再發生吧。

總之,因為這些想法,我沒有意願去看「南京 Nanking」。會去看是因為跟陳煥
華談上話。煥華說她和李崗在香港看到,非常感動。又說內容講的是南京大屠殺
當時一個美國女傳教士魏特林的故事。我因為相信這是一部從不同的角度去談南
京大屠殺的電影,所以才去看的。

看過之後.....
我必須要說裡頭任何殘暴或血腥的畫面都沒有,比網路上所見的圖片要乾淨一百
倍。

雖然有受害者的敘述,不過那些現在已然是老頭子老太婆的殘存者,實在不是高
明的敘述者。

也或許是導演有意避免激情場面,總之看上去那些敘述者實在是沒有口才,他們
的敘述極不動人,甚至可笑。有個老頭,當年九歲,在述說他的母親和弟弟被日
軍用刺刀殺害,之後苟延殘喘的過程,他邊說邊哭,我心裡卻不斷在OS:「奇
怪,怎麼你沒被日軍殺到呢?難道你有隱身術?」
他邊哭邊敘,說了半天,還是沒解說為什麼日軍在他面前殺他母親殺他弟弟的時
候,他能夠毫髮無傷。

被訪問者,中國人,與日本人,都垂垂老去了。這是七十年前的事。當時的孩
童,現在至少也是70來歲老人家。而那些在南京屠城的日本兵,算他17歲從軍的
話,現在恐怕也八九十了。

七十年前的記憶。無論如何深刻,我相信重點可能沒錯,但細節實在不可能沒有
誤差,這可能是中國人的敘述非常之不精彩的緣故。他們只記得那事件的慘無人
道,悲痛。自己的失去和被傷害。但是說實話聽上去泛泛,簡直是聽的想打瞌
睡。

相形之下,日本兵的訪問就使我驚愕了。一律是老年人,非常老了。可能因為已
經這樣老了,沒有什麼需要迴避或隱瞞,他們異常的侃侃而談。

很奇異的,幾乎每個日籍受訪者,看上去都像某種動物,不似人形。他們慢慢
的,非常悠閒自若,面無表情。有一個日本兵一邊抽著煙,一邊慢條斯理的說:
「殺一千個人,只要三十分鐘。」

另一個則說他們如何將中國人十個一串的綑綁起來,然後推到河裡去淹死。他幾
乎帶點笑意說:「他們慘叫的聲音,到現在還迴盪在我耳邊。」
看他的表情,我的感覺:那慘叫的聲音,在他腦海裡譜出的是光榮和喜悅的樂章
吧。

之必須去紀念南京大屠殺,之不可以遺忘這件事,不是為了那些亡者身受的苦
難,是為了不可以讓加害者猶自把這件事當作光榮,當作勳章。
對那些日本軍人,南京大屠殺顯然是甜美的回憶。日本到現在不肯道歉,甚至不
承認這個事件,以及某些南京大屠殺的主謀及「操刀」者,依然被供在他們的靖
國神社裡;可見,在日本,對於南京大屠殺,他們的解讀,是和受害者完全相異
的。

「被遺忘的一九三七」這部片,站在中國人的觀點,對它的敘事角度或拍攝內
容,說實話,是沒法滿意的。

對於大屠殺,他處理的輕描淡寫。導演非常小心翼翼的不去觸碰這個傷口,片子
迴避任何情緒化的場面,這部片子處理的非常冷調。

因為片子裡的幾個主要敘事者,包括魏特林,拉貝,都已經身亡,所以他們找了
演員來飾演這些角色。而這些人的對白直接摘錄他們自己的日記內容。

影片裡大量的外國人作主敘者,他們的共同身份是:當時都呆在南京,親眼目睹
了大屠殺,而且盡力幫助過中國人。

這部影片是西方人來為南京大屠殺背書,承認這個罪行發生當時,他們在現場。
而且他們試圖過阻止日本人的暴行,但是沒有成功。

在張純如的書出版之前,西方人沒有正視過在世界的另一頭發生的這件事,雖然
史料很多,但是南京大屠殺從未與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滅族行動相提並論。
某方面來說,這麼多年來,對於整個世界,除了中國,南京大屠殺幾乎等於不存
在。

一件罪行,如果大家認為那不存在,那就無法被阻止。

1999年,張純如出了這本書,讓西方普遍的知道了這件事。

2005年,郎恩喬瑟夫拍了「南京夢魘」,2007年比爾古登塔拍了「被遺忘的一九
三七」,2007年安妮匹克拍了「張純如」。

這三部影片,是西方對於張純如這本書的回聲。是西方世界對南京大屠殺三十餘
萬犧牲者獻上的鮮花,是遲來的祭奠。

而看了這部電影,使我上網去尋找相關資料,去找張純如的這本書,魏特林日
記,東史郎日記,以及拉貝日記,來看。

我之開始覺得必須了解相關史實是因為不理解以下兩件事。

為什麼中國老百姓竟馴順若此?影片上一再出現,無數中國人圍著少數幾個日本
兵,結果還是讓日本人殺的慘絕人寰。中國百姓人多勢眾,有任何一點反抗心
態,圍上去打也把人打死了。但是沒有,就呆站著任人屠殺。

網路上有份資料說某處的大倉房,關了3000人,只有三個日本兵看守,但是這群
百姓,日本人「叫跪便跪,叫坐便坐」。

阿中國人怎麼沒出息到這地步哇。我不知道當時進入南京的日本兵有多少,但是
相對於整個南京的百姓,一定是少數。人都有自保心態,不反抗是希望倖存,但
是,都殺到頭上來了,看見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看到自己絕對是下一
個死者,為什麼都還不反抗呢?至少可以拯救一下其他的人哪。

另外我也好奇日本人做出這等獸行,到底是哪一種國民教育把人民教成這樣的?
一個人的變態是他個人之事,但是南京大屠殺在八天內殺了三十多萬人,強姦婦
女八萬餘人,而且殺人招數千招百樣,那已經不能說是殺人,只能說是取樂。
這是個集體行動,一個集體的瘋狂狀態,有,或許上萬人(我猜測的日本兵的數
量)在那當下,完完全全的瘋狂,做出那些非人舉止。相較之下,德國人對猶太
人的殺戮方式,可算是慈悲了。

對於南京大屠殺,外國人無論如何關心,必然是旁觀者。我認為最應該正視的,
是被害者的國度,和兇手的國度。

中國人該去正視我們民族性裡的苟且和懦弱。

日本人該去正視他們民族性裡的以殘忍為力量,以變態為神性的扭曲看法。
某種程度,中國人和日本人,兩個種族都有奴性,同樣都聽命於比自己更強的意
志。日本人聽命天皇讓自己成為魔鬼,和中國人屈從於強權,讓自己成為羔羊,
本質上一樣是奴。

陳煥華曾說希望能找到企業界的贊助,發行光碟,發放到各級學校去。我很希望
能夠促成此事。

也希望看我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願意,請用力轉貼。

這部影片完全不血腥。看了之後,只會讓人覺得戰爭的無理性和殘忍。

我相信任何理性的人,不會在這部片裡看到對日本的仇恨,或著報復心態。

我相信任何人,看完這部影片,一定會覺得:「戰爭太可怕,決不可以再讓世界
發生這種事。」

這世界不是沒有戰爭。台灣雖然鬧的不可開交,相較中東,可算是昇平狀態。
戰爭離我們沒有那樣遠。
如果不能讓兇手改變,如果不能讓羔羊改變,那麼戰爭就在我們身邊,像一顆定
時炸彈,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爆炸而已。

這是七十年前的事,再過幾年,無論兇手或倖存者,都將隨草木腐朽,留存這記
憶,只是為了不要讓這種事發生。

中國也發生過文化大革命,殘暴的根性可能也同樣存在中國人的血液裡。
看這部影片,是為了讓我們知道別人,知道自己。知道一個罪行是如何發生,是
因為什麼,以致無法阻止。

這個記憶也許應該鏤刻在我們的DNA裡。提醒我們,不要成為野獸。更不可以成
為羔羊。

所有願意來看這篇東西的朋友,我都非常感謝。不論您留下什麼意見。我謝謝您
注視了,並且給了我反饋。
南京  Nanking Nanjing; 再談「南京 Nanking Nanjing
received from John Pien
Middle Kingdom Village: 中國村: 062
Click to go to companion website:
http://blog.chinatimes.com/yop/archive/2007/12/08/224668.html
袁瓊瓊部落格        袁琼琼部落格
南京 Nanking        南京 Nanjing
「一名隊員瞥見金光一閃,彎下腰來審視一名側臥的老婦。他伸手去扯下十字架
時,觸到了她的胸脯,想必感覺到她一息尚存。他放過十字架,站起身來,提起
右腿,用長筒馬靴重重踹裂了她左胸。在重擊下她改變了姿勢,但一聲也沒哼,
他還不滿意,一旋腿,馬靴又踹裂了她的骨盤。唯一的響動仍然來自骨頭碎裂的
脆響。他終於滿意了,一把扯下十字架,踐踏在屍體上,尋路離去。」

這段文字是 D.M.Thomas 「白色旅店」(The White Hotel)裡的。寫的是二次大
戰德國人處決猶太人的場面。納粹在平地上挖出了龐大的深壕溝,叫猶太人,不
分男女老幼,脫光全身衣物,赤條條站立在壕溝旁,之後用機槍掃射。死的,半
死的,依舊活著的人體堆積在壕溝中,層層疊疊。處決告一段落後,德國兵會到
壕溝巡視,看到有存活的,就用刺刀刺死。

在影片「南京」裡,有相同的描述。那些「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人,現在
對著攝影機描述:「我們把人十個十個綁在一塊,之後用機槍掃射。」另外,日
本人還把人帶到江邊,成串綁在一起,之後推落入江,讓他們淹死。

他們在八天裡殺死了三十多萬人。被訪問的那個日本兵說:「殺人很快的,不花
多少時間,大約30分鐘,就可以處死一千人。」他說這話是半世紀後,顯然到現
在還以此為榮,一邊抽著煙,幾乎是懷念的回想著:「到現在,他們慘叫的聲音
還在我腦海裡。」

在D.M.Thomas 書裡,垂死者,將死者,已死與未死之人,在那個巨大的屍坑中
等待死神。那些死者和生者的肉體在黑夜裡寂靜的騷動,把最後的剩餘的生命氣
息給逼出去。D.M.Thomas引用了普昔金的詩:「沈睡中的夜在顫抖」。

在中國,1937年12月開始的那場顫抖,事實上從未消退。從上世紀一直寒冷到現
在。因為日本人到現在還不承認有南京大屠殺這件事。

這是二十世紀最大的騙局。由整個國家發聲,試圖欺騙整個世界。

有人執意要不看見,那是沒辦法的。然而,如果連受害者都選擇遺忘,那是比說
謊或欺騙更可怕的事。那是在暗示或縱容傷害者,自己應該被傷害,應該被侮
辱。決計不可以的。

「南京」這部片由李崗的公司發行。改名「被遺忘的1937」。現在還正在真善美
放映。

南京大屠殺今年是70週年。再不提醒所有人,大家會逐漸整個淡忘的,尤其是日
本有許多否認和掩蓋的動作。

我們自己不再正視這件事,等於把南京大屠殺的解釋權交給兇手。

這部影片是根據張純如的書「被遺忘的大屠殺」來拍的,已入圍OSCAR的紀錄片
獎項。

影片拍的其實很節制,沒有太多慘烈血腥畫面(我有點怕看那些,本來還一直擔
心),多半由當事者述說(他們找了演員來扮演當事人)。

後來我就跑去網上查張純如資料。這女生好漂亮啊。29歲完成這本書。36歲時自
殺,用手槍自擊,死在自己的車上。當年兒子才兩歲。

我看了半天,懷疑她有可能是被暗殺。她因為寫「南京大屠殺」被日本列為黑名
單,還被恐嚇過。不過網路上一致採用一種說法,說她是憂鬱症。因為看「南京
大屠殺」資料看太多,承受不住那慘況。

我是時常在想「示現」這個事的意義的。

看「南京」時,還有看「白色旅店」末尾描寫的納粹殺猶太人那一段,都會想,
這些承受災難的人,是要為世人「示現」什麼呢?

就是「示現」給我們看,人能夠多麼的不仁和愚昧吧。要「示現」的是人性是多
麼不可信任,能夠黑暗和邪惡到如何的地步。

但是另外又同時「示現」了人的善性有多麼大,那粗魯反過來可以是勇敢,屈從
可以反過來成堅忍。人生裡最崇高之事都是災難來成就的。陰影的確是來顯現光
明的。而陰影有多大,其實光就有多大。
Chinese Traditional Version
Chinese Simplified Version
「一名队员瞥见金光一闪,弯下腰来审视一名侧卧的老妇。他伸手去扯下十字架
时,触到了她的胸脯,想必感觉到她一息尚存。他放过十字架,站起身来,提起
右腿,用长筒马靴重重踹裂了她左胸。在重击下她改变了姿势,但一声也没哼,
他还不满意,一旋腿,马靴又踹裂了她的骨盘。唯一的响动仍然来自骨头碎裂的
脆响。他终於满意了,一把扯下十字架,践踏在屍体上,寻路离去。」

这段文字是 D.M.Thomas 「白色旅店」(The White Hotel)里的。写的是二次大
战德国人处决犹太人的场面。纳粹在平地上挖出了庞大的深壕沟,叫犹太人,不
分男女老幼,脱光全身衣物,赤条条站立在壕沟旁,之後用机枪扫射。死的,半
死的,依旧活著的人体堆积在壕沟中,层层叠叠。处决告一段落後,德国兵会到
壕沟巡视,看到有存活的,就用刺刀刺死。

在影片「南京」里,有相同的描述。那些「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现在
对著摄影机描述:「我们把人十个十个绑在一块,之後用机枪扫射。」另外,日
本人还把人带到江边,成串绑在一起,之後推落入江,让他们淹死。

他们在八天里杀死了叁十多万人。被访问的那个日本兵说:「杀人很快的,不花
多少时间,大约30分钟,就可以处死一千人。」他说这话是半世纪後,显然到现
在还以此为荣,一边抽著烟,几乎是怀念的回想著:「到现在,他们惨叫的声音
还在我脑海里。」

在D.M.Thomas 书里,垂死者,将死者,已死与未死之人,在那个巨大的屍坑中
等待死神。那些死者和生者的肉体在黑夜里寂静的骚动,把最後的剩馀的生命气
息给逼出去。D.M.Thomas引用了普昔金的诗:「沈睡中的夜在颤抖」。

在中国,1937年12月开始的那场颤抖,事实上从未消退。从上世纪一直寒冷到现
在。因为日本人到现在还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这件事。

这是二十世纪最大的骗局。由整个国家发声,试图欺骗整个世界。

有人执意要不看见,那是没办法的。然而,如果连受害者都选择遗忘,那是比说
谎或欺骗更可怕的事。那是在暗示或纵容伤害者,自己应该被伤害,应该被侮
辱。决计不可以的。

「南京」这部片由李岗的公司发行。改名「被遗忘的1937」。现在还正在真善美
放映。

南京大屠杀今年是70週年。再不提醒所有人,大家会逐渐整个淡忘的,尤其是日
本有许多否认和掩盖的动作。

我们自己不再正视这件事,等於把南京大屠杀的解释权交给兇手。

这部影片是根据张纯如的书「被遗忘的大屠杀」来拍的,已入围OSCAR的纪录片
奖项。

影片拍的其实很节制,没有太多惨烈血腥画面(我有点怕看那些,本来还一直担
心),多半由当事者述说(他们找了演员来扮演当事人)。

後来我就跑去网上查张纯如资料。这女生好漂亮啊。29岁完成这本书。36岁时自
杀,用手枪自击,死在自己的车上。当年儿子才两岁。

我看了半天,怀疑她有可能是被暗杀。她因为写「南京大屠杀」被日本列为黑名
单,还被恐吓过。不过网路上一致采用一种说法,说她是忧鬱症。因为看「南京
大屠杀」资料看太多,承受不住那惨况。

我是时常在想「示现」这个事的意义的。

看「南京」时,还有看「白色旅店」末尾描写的纳粹杀犹太人那一段,都会想,
这些承受灾难的人,是要为世人「示现」什麽呢?

就是「示现」给我们看,人能够多麽的不仁和愚昧吧。要「示现」的是人性是多
麽不可信任,能够黑暗和邪恶到如何的地步。

但是另外又同时「示现」了人的善性有多麽大,那粗鲁反过来可以是勇敢,屈从
可以反过来成坚忍。人生里最崇高之事都是灾难来成就的。阴影的确是来显现光
明的。而阴影有多大,其实光就有多大。
Iris Chang 張純如
http://211.20.186.50/yop/archive/2007/12/09/224971.html
袁瓊瓊部落格        袁琼琼部落格
再談「南京 Nanking       再谈「南京 Nanjing
Chinese Traditional Version
Chinese Simplified Version
袁瓊瓊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