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7.10.18 
一堂令人動容的生命課程
張瑞昌/特稿

 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那是一堂生命中無法逃避的課
程。罹患肺腺癌的樞機主教單國璽,正以他的「生命告別
之旅」,向世人訴說一名癌症患者的勇敢與堅韌,以及那
份因虔誠的宗教信仰所散發的大愛關懷。

 讀單國璽寫下的「當我得到絕症時」一文,會讓人聯
想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的「早安!死神」。單國璽將許多人
眼中的奪命病魔變成他的守護天使,當作他人生旅程的最
後伴侶;陳定南則是開闢部落格跟死神打招呼,那一句
「希望你不會很失望,改天再聊」,透露了無比堅強的生
命力。

 同樣的肺腺癌,同樣的知名人士,單國璽、陳定南不
僅選擇坦然面對的態度,甚至還以無畏死亡即將到來的勇
氣,公開自己的罹癌病史,並且和社會大眾暢談生死的意
義。尤其是單國璽寫道,「把肺腺癌交給醫師,將調養交
給自己,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寧療護,把遺體交還大地,
將財寶留給心愛的朋友,將靈魂交給天主」,彷彿是一個
癌症病友所譜寫的生命協奏曲。

 如何面對死亡,始終是一門艱難的生命課題。單國璽
主教或許不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那位墨瑞老師,
但他預知死期從而在生命盡頭前所展現的意志力,卻是相
同的。在那一場又一場的演說背後,除了讓人們更誠實地
面對生命的折磨、無奈、脆弱之外,無疑也更可以透過生
命意義的探索,激發每個人對生命的珍惜,以及對工作、
家庭生活及人生情緒的深層體認。

 甫於今年九月獲得「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的蕭
建華,曾經在紀念學妹的短文裡表示,「希望在我跟妳付
出寶貴生命的同時,能夠換來其他生命找到明亮的出口,
我相信,我們的生命將會在別人的生命上得到延續。」同
樣四處巡迴演講的他這麼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要繼
續講下去,一直到沒有呼吸為止。」

 蕭建華對人世沒有眷戀、沒有不捨嗎?但他試著掙脫
這些身形桎梏,藉由訴說自己的故事散播熱愛生命的訊
號。在預知死亡紀事之下,展開環台巡迴演講的單國璽主
教,毋寧也是另一個勇者畫面。如同前立委盧修一、舞者
羅曼菲及陳定南等燃燒生命到最後一刻的肺腺癌患者,單
主教這趟與時間競賽的生命之旅,其實也是一堂令人動容
的生命課程。
中國時報 2007.10.18 
單國璽生命告別 巡迴全台愛相隨
周麗蘭、馬瑞君/綜合報導

 「離世的時期已經到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
賽跑,我已跑到終點…正義的榮冠已為我預備妥了!」羅
馬教宗在台灣區任命的第一位樞機主教單國璽雖然罹患肺
腺癌,但他把癌症交給醫師,把靈魂交給天主,準備把遺
體留給大地,並趁著生命最後一段時光,把愛留給世人。


 單國璽罹癌從不敢相信,到把癌症當成朋友、天主的
使者,他說愛催迫著他盡量利用「老病廢物」的剩餘價
值。十月起他巡迴全台,展開生命告別之旅,個人演講或
大師對談,希望對功名利祿、生活困頓的世人有所啟迪。


 主教的手尾錢 感動受刑人

 事實上,單國璽本月二日起就開始前往監獄,對受刑
人分享他罹癌的心情轉折。受刑人得到愛的滋潤,感動不
已,形容短暫的心靈交流是「主教的手尾錢」。單國璽大
方回應:「你們就好好利用我的剩餘價值吧!」

 今年八十五歲的單國璽,去年因身體因素獲羅馬教廷
准許榮休。七月時證實罹患難纏的肺腺癌,且是最難治療
的「小細胞肺腺癌」。前法務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
菲,都是赫然發現罹患肺腺癌後驟然辭世。

 由於肺腺癌病患可能走得快又急,單國璽想起周大觀
小弟弟、劉俠女士等都在癌症末期完成了一些不朽之作,
他希望趁著生命最後一段時光,還清醒的時候,巡迴全台
把愛留給世人。

 生命轉彎處 看到光明希望

 單國璽的告別之旅首站,上周六抵達新竹。他說,羅
馬有座明山叫「蒙特卡西諾」,上頭有個墓園,是二次世
界大戰在義大利捐軀的波蘭士兵的墓園,碑文只有三句
話:「將我的靈魂交給天主,把我的心交給祖國波蘭,將
我的肉軀交給義大利。」

 單國璽說,這段碑文給了他很大的啟示,他把「肺腺
癌」交給醫師,將調養交給自己,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寧
療護,把遺體交還大地,將財寶留給心愛的朋友,將靈魂
交給天主。

 單國璽表示,他體認到死亡是一個過程,讓現世與永
恆生命接軌,柳暗花明又一村,愛就在生命的轉彎處,他
不會消沉無奈,反而看到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中的光明和希
望。

 樂觀稱讚癌 創造波浪髮型

 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洪山川的特助蕭佳莉說,單樞機
主教非常樂觀,演講時還說他為癌症抱不平,認為癌其實
對身心靈有許多好處,例如「創造了最新式的波浪髮
型」、「臉上長出了青春痘。」

 蕭佳莉說,單國璽樞機主教本來有做化療,後來改服
一種新藥,病情控制住了,但頭髮也捲了,臉上也冒痘
了。

 地位僅次於羅馬教宗的樞機主教下鄉,是台灣天主教
百年來的首次,不僅教友非常期待,對一般民眾也有心靈
啟迪作用。單國璽巡迴演講、座談時,贈送每位聽眾一顆
以雷射雕刻「愛」、「永不止息」的生命之豆(白鳳豆)
回家種。

 生命豆雕刻「愛」 贈予聽眾

 單國璽的生命告別之旅,每逢周六啟程,上周從新竹
出發後,本周六將抵達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在音樂會中
與世人分享愛;廿七日前往雲科大,與作家教授李家同展
開一場長達七十分鐘的「永不落幕的對話」。

 隨後,他還將陸續前往台中衛道中學、台北靜修女
中、台南(尚未確定地點)。

 單國璽樞機主教出生於大陸河北省,在廿三歲時領
洗,六十五歲時(一九九八年)獲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擢
昇為樞機主教。

 單國璽是全球第五位華人樞機主教,也是羅馬教宗在
台灣地區任命的第一位樞機主教。
Taiwan Island Village: 台灣島村: Special Articles to Share
單國璽生命告別 巡迴全台愛相隨
http://news.chinatimes.
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
Content/0,4521,110501+112007101800088,
00.html
received from Andy Chen
中國時報 2007.10.18 
當我得到絕症時
單國璽

 編按:罹患肺腺癌的退休樞機主教單國璽,上周開始
展開他的生命告別之旅,他把罹癌當作是天主差遣來陪伴
他人生旅程中的最後伴侶。本文摘錄自他的「當我得到絕
症時」一文。

 去年七月初,感覺呼吸有些困難,經過肺部斷層掃
描,斷定不是肺結核,是更可怕的肺癌,而且是「小細胞
肺腺癌」,肺癌中最難纏的一種。

 開始時有些震驚,自己既不吸菸又不酗酒,怎麼會得
這種絕症!但在作了十五分鐘祈禱之後,便將它當作是天
主的恩惠,心情就平靜下來,從此接納肺腺癌作我的第二
位護守天使。

 我相信醫師們對我細心的檢查及治療就是天主對我彰
顯的大愛,在醫師身上我看到了天主的化身,他們問我願
意採用那些方式,我回答說:「醫師是專家,我是門外
漢,醫師用任何方式,我都會完全配合,我是最合作的病
人!」

 醫師團隊做了各方面的評估,最後決定用「得舒緩」
(TARCEVA)給我治療。我的主治醫師告知我另一位醫
師和藥廠有一實驗合作計劃,他讓我參加此一實驗,作白
老鼠,免費吃這種新藥。

 現在我還定期去醫院作體檢,完全和醫師配合,按照
耶穌會士應有的精神,要服從醫師如同天主和自己上司的
代表一樣。

 得到了重病,除依靠醫生之外,還應該注意身心靈各
方面的「調養」,工作與休息盡量調適自身的體力,不要
體力透支,但也不要終日無所事事,一定要有生病階段的
工作計劃,例如周大觀小弟弟、劉俠女士等都在癌症末期
完成了一些不朽之作。

 我每天早晨利用一小時掃地、澆花、整理自己的屋頂
花園,自己預備早點,整理房間等當作我的晨跑。晚上,
在黑暗中靜寂的屋頂上散步一小時,同時誦念四串玫瑰經
及晚課。

 自從得了肺腺癌,醫生告訴我盡量多吃蔬菜水果,少
吃肉類,現在幾乎每天都吃素,吃素可以改變體質,使酸
性的慢慢變成鹼性的。原來我是不喝茶的,但最近朋友勸
我每天要喝數杯綠茶,據說能抑制癌細胞分裂增長。此外
每天也喝兩杯胡蘿蔔汁以潤皮膚,因抗癌藥物會使皮膚乾
燥龜裂。

 得知患了肺腺癌絕症之後,心理上很難適應,總覺得
心不甘情不願。但在虔誠祈禱之後,心情就平靜下來了,
試著用我的宗教信仰去接納這個絕症,當作我人生旅程中
的最後伴侶。

 我稱它是我的第二位護守天使,天主差遣它陪伴我走
完人生最後的一程。我沒把它當作奪我性命的惡魔,而是
把它當作朋友及天主的使者,它每天都在提醒我「離世的
時期已經到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
到終點!」它時時鼓勵鞭策我努力向前衝刺,分秒必爭,
努力作些榮主益人的事。

 現在我還可以行動,盡量照顧自己,不麻煩別人,高
雄教區劉主教原想要為我請一位特別看護,也被我婉拒
了。待我的癌症進入末期,如果我無法自理日常生活,而
天主又不願我很快離開人世,就將我自己交給「安寧療
護」。

 組成我身體的各種原素都是來自大地,養活我八十多
年的食物和飲料也是來自大地,所以死後將遺體交還給大
地也算是公平,並且還可以廢物利用,為大地作有機肥
料。

 關於我的葬禮,在我的遺囑中已有詳細的安排,要用
窮人的簡樸便宜的棺木,謝絕輓聯及鮮花,在棺木旁放一
支復活蠟燭和一個十字架,象徵人死亡是參與基督的逾越
奧蹟,然後將遺體埋在土中,使遺體化作肥料,回饋大
地。這是我能為台灣提供的最後一點廢物利用的價值。

 我是天主教耶穌會士,除了一些書籍和舊衣服之外,
沒有什麼現世的財產,宗教信仰就是我的至寶,我不願這
個至寶同我一起被埋葬,而願意將它交給我親愛的朋友你
們,使它永遠生活在你們我的朋友們的心中。

 人生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有多少無奈?有多少逃避不
掉的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們既然誕
生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面對年老、生病以及死亡的挑
戰。

 天主教的信仰是以「信望愛」三德活出來的,天主賜
給我的愛,使我毅然排除萬難離家修道。愛,在絕望時,
給我光明和希望。愛,在氣餒時,給我鼓勵和力量。愛,
在得到絕症時,使我把它當作天主賜給我人生旅途中最後
一程的伴侶。

 愛,時時提醒我「這場賽跑,你已快跑到終點,要竭
力向前衝刺,分秒必爭,勝利在望!」。愛,使我把握時
間,盡量利用「老病廢物」的剩餘價值,以榮主益人。
一堂令人動容的生命課程
http://news.chinatimes.
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
Content/0,4521,110501+112007101800090,
00.html
received from Andy Chen
當我得到絕症時
http://news.chinatimes.
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
Content/0,4521,110501+112007101800089,
00.html
received from Andy Chen
Click to go to companion website:
Google